初學日文時,都會先從 です 開始,然後就是學習一個個日文文型 (句型)。然而,比起直接記誦文型,更重要的是先理解日文的句子結構,從整體概念上去了解日文,才不會犯了見樹不見林的錯誤。
日文的句子結構基本上是:
像是以下例句:
由於本網站的文法說明已經整合好日文小老師,讀者可以直接觀察句子的結構。
這個句子可以拆成「彼は」(他)、「りんごを」(蘋果)、「食べています」(正在吃) 三個文節 (子句),可觀察到日文句子的確按照主詞、目的語、述語的順序來排列。
日文句子除了名詞、動詞、形容詞、形容動詞等具有實質意義的品詞外,也有助詞、助動詞等功能性詞彙。像是「彼は」的 は 和「りんごを」的 を 都是助詞。
根據上述原則,會發展出以下數種句子結構:
可以注意到不論日文句子怎麼變化,述語 (predicate) 都會放在句子的尾端。注意述語不一定要是動詞,也可以由形容詞、形容動詞或名詞等組成。
目的語 (object) 可分為直接目的語 (accusative) 和間接目的語 (dative),前者搭配的助詞為 を,後者搭配的助詞為 に。補語 (compliment) 則搭配 は、が、を 以外的助詞。
使用目的語或補語由語意決定。參考以下例句:
注意這裡使用「私に」而非「私を」,因為「私」是間接目的語。本句真正的直接目的語是「問題」,沒有顯現在句子上。
日語的主詞在概念上和英語相異,詳見下文。
除了主語 (subject) 之外,日語還有主題 (topic) 的概念。結合主題和主語後,會延伸出以下數種結構:
日語看起來好像有兩個主語。為了區分,會用主題和主語來描述。主題是談話的話題,主語則是動作、行為的主體。主題搭配的助詞為 は,主語搭配的助詞為 が。像是以下例句:
若從上下文 (語境) 可推敲出主題或主語時,會將該部分省略。像是以下例句:
在祈使句 (命令語句) 中,主語和補語 (間接受詞) 可從語境得知,所以都省掉了。參考以下例句:
由本節可知,主題或主語是可省略的。而目的語或補語在句子中不一定會出現。綜合這些特性,日文句子在最簡略的狀態下只有述語。
綜合前文,本節列出文 (句子) 的組成成分:
這些成分是在分析句子時會用到的元資料 (meetadata),而非句子的一部分。對日語學習者來說,句子成分只是用用輔助理解日文句子的文法概念,不用在這些專有名詞上面停留過久。
根據句子中述語的數量及句中相對關係,可以把句子分成三類。我們以實例來看。
這句的述語只有「降っている」,所以是単文。
這句的述語有兩個,分別為「降り」、「吹いている」,所以是複文。
這句比較複雜一些。主句是「予報が出ている」,該句的主語是「予報が」,述語是「出ている」。而「雪がふるという」是修飾「予報」的連體修飾語。由於這個例子使用子句做為連體修飾,所以是重文。
日文句子的詞彙之間不會用空白隔開、日文漢字和中文漢字讀法相異、加上日文部分詞彙有活用 (型態變化)。所以,初學日文時,想要在不藉助輔助的前提下,自行查閱日文字典有其困難度。這也是本網站製作日文小老師的出發點,利用電腦科技輔助日文學習。
不論是本網站的「日文小老師」或是日文教科書上的標註,都只是輔助閱讀的手段。長期來說,還是要自己學著閱讀日文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