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 (case),又稱為格位,是語言學的概念,用來說明詞語在句子中的功能。句子中最主要的四個格就是主格、受格 (直接受詞)、與格 (間接受詞)、所有格。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表達其他語意的格。
以台灣人最常學習的外語 — 英語來說,除了代名詞 (pronoun) 外,英文句子對格的概念沒有表現在詞彙上,往往是以詞語在句子中的相對位置來表達格的概念。
日語的格使用助詞來表達。大部分和格相關的助詞是格助詞。除了述語 (predicate) 固定在句子尾端外,日文的格不太依賴詞語在句子中的相對位置,因為文節 (子句) 所搭配的助詞就可以充分表達格的概念。
日語是雙主格語言,可再將主格細分為主題 (topic) 和主語 (subject) 兩部分。前者搭配的助詞為 は,後者搭配的助詞為 が。像是以下句子同時包括主題和主語:
象は鼻が長い。
該句翻成中文為「大象的鼻子很長」,但注意此處不使用 の。此句的主題為 象は,主語為 鼻が。該句的述語為 長い,此述語真正對應的主語是 鼻が。
受格就是直接受詞或直接目的語 (direct object)。在日語中使用 を 來表達受格的概念。像是以下例句:
野菜を食べたら?
此句翻成「為什麼 (你) 不吃蔬菜?」。該句的目的語為 野菜を,由其所接續的助詞即可理解。
與格就是間接受詞或間接目的語 (indirect object)。在日語中使用助詞 に 來表達與格的概念。像是以下例句:
鳥に餌をやれ!
此句翻成「去餵鳥吃東西。」在這個句子中,直接目的語 (受格) 是 餌を,間接目的語 (與格) 是 鳥に,由其所接續的助詞即可觀察出來。由於本句是命令句,隱含的主詞 (主格) 為「你」。
日文中用來表達所有格的助詞為 の,該助詞的概念和中文的「的」相似。例如,以下的文節:
商品のご案内
翻成中文是「商品的資訊」,基本上和中文的語順雷同。
日文的 の 可以連續使用,只要意義上說得通即可。像是以下文節:
東京の足立区の店
翻成中文是「東京 (的) 足立區的商店」。為了唸起來比較通順,第一個「的」往往就省略掉了。
要注意日文的 の 是用來接續體言,使用形容詞或形容動詞時就不需要使用 の。像是以下文節:
賑やかな街
這個片語翻成「繁忙的街道」。注意這句沒有用到 の,其變化方式為 賑やか ➜ 賑やかな + 街 = 賑やかな街。
和方位相關的格又可以細分成三種,故我們將其獨立在一個小節來說明。
方位格相當於中文的「在」、「於」,會搭配存在相關的動詞,像是 ある、いる 等。在日文中,搭配方位格的助詞是 に。以下是例句:
以前、私の家の前には大きな松の木がありました。
這句翻成「以前在我家前面有顆大松樹。」此句中用來表達所在位置的方位格在 私の家の前には,其搭配的助詞為 に + は = には,用來把方位格轉成句子的主題 (主格)。
離格用來表達離開、穿越的意思。在日文中,表達離開的助詞為 から,表達穿越的助詞為 を。
以下是使用 から 的例句:
彼は馬から落ちた。
這句翻成「他從馬上摔下來 (了)。」此句的離格是 馬から。
以下是使用 を 的例句:
流れ星が空を駆けた。
這句翻成「流星劃過 (了) 天空。」此句的離格是 空を。
方向格相當於中文的「往」、「向」,在日文中會搭配 へ。以下是例句:
彼らは駅へ急いだ。
這句翻成「他們急忙趕往車站 (了)。」此句的方向格是 駅へ。
工具格表達做動作藉由的手段、方式等,相當於中文的「以」、「藉由」。在日文中會搭配 で。以下是例句:
駅にはバスで行ける。
這句翻成「(你) 可以坐巴士去火車站。」此句的工具格是 バスで。
由於日文助詞往往有多個涵意,不能死記某個助詞代表特定格,要從句子的語義來判斷。
對於一般的日文學習者來說,格只是用來輔助學習日文的文法概念,而非學習目標。句子看熟後應該丟掉這些文法概念,以直觀了解日文句子的意義。